第四章:到了旅游点怎么拍
本章目录
第一节:拍什么(综述:旅游摄影万金油)
第二节:出门前的准备工作
第三节:怎么拍(综述:判断一张照片好坏的标准)
构图的原则和方法
A,三个基本原则
a,黄金分割
b,对称与对比
c,满框与留白
B,其他构图注意事项
a,寻找有趣的形状
b,前景与背景
c,包围构图
d,横拍与竖拍
构图法则综述(例外与创新)
第四节:分类技术指导:
A,风光 - 稳定压倒一切
B,建筑 - 寻找有趣的形状
C,人物 - 准大头帖
D,静物与特写 -
细节的力量
E,街头摄影
F,旅游合影
第五节:实战案例
A,湖南省凤凰县
B,中国上海
C,柬埔寨
第六节:怎样从根本上提高旅游摄影水平
A,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修养
B,坚持神经质和独立思考
--------------------------------------------------------------------------------------------------------------------------
第一节:拍什么(旅游摄影综述)
2007年夏天我就写下了旅游摄影四个大字,但2009年都来了我还没怎么动笔。如何拍好旅游照片这个问题实在大,我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嘴。摸脑袋想了半天,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去掉旅游二字直接问:如何拍好照片?因为除了使用大型灯光设备的广告摄影和影楼婚纱,旅游摄影包含了其他所有摄影门类。传统的风光、人物和纪实自不待说,就是纯艺术的观念摄影(为艺术展出而制造的各种莫名其妙匪夷所思图片)也可以在旅途中制造。如果你愿意把灯光设备搬去野外拍(有些外景婚纱正在这样做),那旅游摄影就无所不包了。
有人曾说旅游摄影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主要风景点 2. 典型当地建筑 3. 人物肖像 4. 当地人生活环境、生活状态 5.
典型特色服装 6. 购物,当地特产 7. 交通状况、特色交通工具 8.
当地旅游设施,高档酒店和特色旅馆 9. 自助、徒步或一些特殊项目的旅行方式 10.
风俗和禁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 11. 气候与天气 12. 节日 13. 餐饮 14.
特色人群(不同的民族、职业) 15. 生态和环境 16. 地貌、地质 17. 动植物
18. 宗教 19. 其他特色文化(历史、绘画,戏剧,建筑,雕塑) 20.
其他:经济、人口和民族、自然保护区 |
这个拍摄项目表可以永无止境列下去。旅游摄影是个正宗万金油,城里人到乡下去玩,乡下人到城里来耍,大家都带着照相机。城里乡下,天上人间,这个地球上所有东西都是旅游摄影拍摄对象。很难想象有什么东西不在旅游摄影范围之内。但为了行文有序,这里暂把旅游摄影强行分为五类:1,风光;2,建筑;3,人物;4,静物;5,街头。
摄影分类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各类型之间总有重叠。建筑难道不是风光的一部分?街头摄影难道不可以包括静物和肖像?为减少混淆,分类说明如下:
1,风光以山山水水的自然风光为主,但城市风光也在此之列。
2,建筑摄影主要指单个建筑物及其内部的照片。建筑物的群像属于城市风光;
3,人物主要为半身照和大头照。人群的照片属于街头摄影,但如果图片突出的是人群中的某一位,这张人群照片也属于人物类;
4,街头摄影属于万金油里的万金油,如果一张照片模棱两可不知怎么分类就把它归于街头摄影
- 反正都是在街上拍的 - 城市或者乡村的街道。
这只是个纸上谈兵的分类,在旅游拍摄实践中是不管分类的,没有什么今天拍风光明天拍人物之类的说法,所有的拍摄都是穿插进行的,比如拍日落的路上遇到少数民族妹妹,那就改拍几下人像;拍人像的时候视角再广一点,多交待点环境就是街头摄影了,等等。
对付旅游摄影这样一个万金油,正确的方法就是一顿乱拍,见什么拍什么。从去的路上就要开始拍了,飞机上拍云,火车上拍人。到了旅游点就更加,不论任何情况,时时刻刻相机不离手。风光,人物,建筑什么都拍,全景,小品,特写一个都不能少。天气差也不停止,越是天气恶劣越容易出好作品,有雨就拍雨巷,有雾就拍朦胧感。吃饭的时候要拍菜,上厕所也要带相机
- 地方特色马桶?或者厕所的后窗望去风景还不错。
以下为我在厕所垃圾堆等处拍的照片。拍这些照片的时候你要顶住压力,因为很多人会把你当神经病看。
鱼尾狮的垃圾桶局部 |
西安兵马俑的厕所门口 |
长沙街头行为艺术 |
第二节:出门前的准备工作
本章标题是到了旅游点怎么拍,不过有些准备工作需要在家里就做好。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参加旅游团还是独自去旅游?
团队旅游较难拍出好图片,原因很简单:时间不对。拍风光最佳时间是日出日落,而旅游团大都在日出后才出来活动,日落前就聚餐去了。团队出行在时间上也不可能灵活,不可能为拍照而将就你一个人。如果认真对待旅游摄影的话,
最好还是一个人背包出来吧。单身一人旅游虽然孤单,但艳遇的机会也比团队行动大很多。
2,是否几个摄影爱好者一起出行?
如果要兼顾腐败活动,找几个志同道合者一起也未尝不可。但人数最好别超过4个。艄公多了船易翻。而且一堆人扛着长枪短炮走在大街上回头率太高,严重不利于偷拍。要是不能偷拍,拍摄当地风土人情的任务就很难完成了。如果要认真拍摄,建议最好独自行动。摄影和写作一样,基本上是个单打独斗的事。您大概没听说几个作家相约一起去写作的吧。要拍出好作品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话说回来,和几个摄影好友出行也有独到的好处。大家走的是相同的线路,回来互相交流照片就能发现别人比自己拍得好的图片 -
为什么他拍到了而我却没有注意到?这样分析多了进步就很快。
3,做一点家庭作业
虽然说对付旅游摄影这个万金油是见啥拍啥,但这并不意味着拍摄计划不重要。出发前还是要尽量多找点旅游点的资料。主要信息渠道是互联网。首先确定旅游点风景最好的季节,或最隆重的当地风俗节日是什么时候。选对出游时间很重要。然后要根据自己的假期排一个行程表,可参考别人写的攻略,拍几个点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后要多看高手拍的该地图片,包括去图书馆找旅游书籍和画册来看。
4,如何携带摄影器材?
|
这实际上是一个用什么摄影包的问题。常用的摄影包有腰包,挎包,背包三种,各有所长。腰包最便于携带,但容量有限。当然,也有一种巨大腰包容量非常大,但它能使你看起来比孕妇的肚子还大,不便走路,不建议使用。挎包的容量比腰包大,但挎包背久了单肩疼,如果你的行程有长时间远距离徒步,千万不要使用挎包。
容量最大当属背包,它也是最省力的,任何重物只要一上双肩就轻松了。它也是最方便携带三脚架的(见左图)。上一章强调过,三脚架对风光摄影是绝对必须的。但双肩背包有个严重缺点,它取放器材不方便,必须先从肩上卸下来再开拉链,会耽误十几秒时间。对瞬息万变的街头纪实摄影,一秒钟就能决定成败,十几秒?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没有一种摄影包是万能的,用什么包要看具体拍摄需要。
背包旅行有个原则:不管大包小包,单人携带的包不要超过三个,两个是最好。多了容易丢。这里给大家推荐大包套小包,像俄罗斯套娃一样。腰包,挎包,背包可都带上,但都塞在一个大背包或大箱子里。
通常我是把数码单反装上挂机头(标准变焦),用衣服一捆塞进双肩背摄影包,广角和长焦头塞在腰包里,然后所有的包都塞进一个80升的大背包。
如果你觉得用衣服捆相机太寒碜,还有一种内胆包可用,如下图。也可用笔记本电脑的内胆包代替。有了内胆包,连双肩背摄影包也不用买了,任何45升户外背包都一样的用。三角架也可以拆下云台,一起塞进45升背包里。这样做的好处是很隐蔽,你和普通旅游者看起来没什么区别。摄影包总是很打眼,有的上面还印有红色Nikon或者Canon大字,这简直就是在召唤:来偷我吧。
因为旅游摄影在街头偷拍很多,所以隐蔽性很重要,摄影包最好买那种看起来和普通家用包或办公包差不多的,这样还可以一包多用。
如果自驾车,那就带上所有类型的包,装上所有的器材。
到了旅游点后我的单反是裸体的,时刻挂在肩上,24小时开机,连镜头盖都不装,只用遮光罩,这样可以保证随时以最快速度拍摄。
在旅游点我有时只用腰包,三脚架挂在腰包的带子上,活像个古代剑客。如果确定今日拍街头为主少拍风光,那什么摄影包也不用了,只用单反和挂机的标准变焦,或者干脆用口袋机,最隐蔽也
最轻松。
|
|
5,到底是旅游还是摄影?
有不少朋友说同时兼顾游玩和摄影颇有难度。看起来确实如此:扛着沉重的摄影包起早贪黑,为赶日出日落有时只能靠干粮充饥,哪里还有什么旅游的乐趣。旅游的另外一个极端是纯散心,比如和女朋友一起出来玩,当然不推荐带笨重的数码单反也不推荐起早贪黑(早上估计也起不来),只带一个口袋机将是明智的选择,任何摄影包都不要,每天悠哉游哉的享受阳光沙滩。
不过凡事别走极端,大多数时候摄影和旅游是可以相对兼顾的。这里有一个度的把握,虽然不推荐像职业风光摄影师那样为一张照片在山顶扎帐篷连守几天,但遇到罕见的壮观日落多坚持个把小时并不为过。普通游客要观赏到好风光,也是经常赶日出日落的。反正都是赶,顺便拍几张,这并不难。旅游摄影的最高境界是连拍带玩一起搞定。
人生最难的就是度的把握,凡事皆有度,我们就离成佛不远了。
第三节:怎么拍
要讨论如何拍出好照片,首先的问题就是:照片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一张好照片必须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也就是说必须言之有物。在按下快门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你想通过这张照片向读者(看照片的人)传达什么?如果不知道,那就别按快门,想清楚了再拍。
如果拍照是纯自娱自乐,照片从不示人,都是一个人晚上躺在被窝里偷着乐,那随便乱拍都行。如果旅游回来照片要上网在论坛灌水,乃至准备在出版物上发表,那就一定要言之有物:这张照片要表达什么意思?说明什么问题?自己也不知道要表达什么的照片最好都藏抽屉里,以免万一成名了影响声誉。
一张照片(或一组照片)要有什么样的主题?
要传达一个什么意思?我不知道。因为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个思想问题,和摄影技术没有什么关系。我们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舞文弄墨者会用文字或绘画来表达他的观感,作曲者会用音乐来表达,而摄影者则用照片来表达。照片是一种表达摄影者观点(情感)的方式,而照相机只是一个表达的工具,和钢笔一样。如何提高一个人(摄影者)的思想修养,使他感情丰富而善于触景生情,这个问题应该单独写一本书,和摄影基本无关,虽然我在本章最后会简单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第二,这张照片是否正确地表达了主题。自己有了想法还不行,一张好照片必须迅速让读者(看照片的人)明白你的想法。这是摄影技术相关问题,相对思想问题来说要好解决得多,也是本章探讨的重点。总体来说要正确表达主题需从两方面努力:
1,精心构图;
2,如何稳定相机以及熟练掌握光圈快门景深等技术活。
光圈快门这些名词已经在第二章详细解释了,只要再花一个小时看看相机的说明书,找到光圈快门怎么调即可。本章的风光人物建筑等分类拍摄指导将详细探讨对应的光圈快门等技术活。
下面先说构图。
构图的原则和方法
构图是一张照片能否正确表达主题的决定性因素。
根据一张图片好坏的标准,构图要想方设法突出主题(你想传达的意思)。有人发言十分钟还没切入正题,有人写的文章废话连篇,这些都很让人厌烦。你能不能简短点?同样,摄影最重要的也是减法原则:凡是和表达主题无关的事物一律排除在取景框之外。在按下快门前一定要想想:能否继续减少取景框内的事物?如果再排除一个那我想表达的意思就不完整了,这时才可以按下快门。绘画是做加法,一张白纸什么也没有,我们一点一点往上加,最后成了一幅画。绘画创作很艰苦,没有人会把与主题无关的东西画上去。摄影是做减法,在追求简洁这一点上和绘画是殊途同归,因为它们同属静态视觉范畴。
综上所述,简洁二字是摄影构图最基本的原则。只有在完全贯彻了这个原则,确定一张图片里绝对不能缺少的事物之后,才谈得上如何在取景框里如何摆放这些事物。这如何摆放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下面要谈到的构图法,最重要的有三个:黄金分割法,对称法,满框法。
a,黄金分割法
黄金分割不是分金子,而是说这个比例最能产生美感,像黄金一样珍贵。把一条线分割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0.618,这个分割点就是黄金分割点。
黄金分割在所有的构图原则里是最重要的一个,以至于很多数码相机在菜单里都有是否打开构图线的选择,打开后液晶屏就会出现九宫格,四条线把取景框的长宽各作三等分。所以此法又称三分法。构图时我们应该把照片中的主体(视觉焦点)摆在三等分线上或者三等分线的交点上(参见下图的红线及其交点)。通俗的说,不要把拍摄主体放在正中间,那样照片显得很呆板,要靠左或靠右一些才好看。
黄金分割构图法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拍摄中并没有必要严格遵守0.618比1或者1比3,多一点少一点均可,只要看起来舒服就好。我们也没办法严格遵守,难道随身带个皮尺?
|
|
凤凰县的桥。视觉焦点示意图 |
补充说说图片的视觉焦点。视觉焦点就是一张图片最吸引人的地方。在看一张有明显视觉焦点的照片时,第一眼我们肯定会被图片最醒目的点所吸引,然后我们会看看图片的四周有些什么,最后目光还是会集中到视觉焦点上
。这就是我们看图片的视觉习惯:集中 - 分散 - 再集中。
例如左上图,那个打红伞的就是照片的视觉焦点,我们第一眼肯定看这个伞,然后是木桥,还有水,最后目光还是会回到红伞。
也就是说,我们的目光最后要有地方放。
请注意这个红伞并没有遵守黄金分割,它被挤到图片的左上角去了。石桥这张也是,那个戴斗笠的人非常小,都快被挤出去了,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图片的焦点。黄金分割比例没有必要生搬硬套。
|
---------------------------------------------------------
练习:请比划一下,以下图片是如何贯彻黄金分割构图法的:
---------------------------------------------------------------------
b,对称与对比
一般来说,70%以上的图片可以用黄金分割构图法,但对有些图片黄金分割并不是最佳选择。典型的例子是建筑。大多数建筑都是对称结构,强行按照黄金分割来构图反而破坏了原有的美感。水面倒影也是一例。对倒影和建筑等本来对称的景物显然我们应该顺其自然采用对称构图法,一半对一半。对称可以是左右,上下,也可以斜着对称。
练习:请比划一下,以下图片是如何贯彻对称构图法的:
对称并不一定要是同一类型物体(建筑或倒影),不同的事物也可以对称,或称之为对比。比如下图中的拥抱的恋人与五角星。
从表面上看人和五角星毫无关系,但五角星代表革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一般是忌讳恋爱的。这就是间接的对比衬托。下面这些图片都可以称作对称/对比构图:
对比案例
c,满框与留白
黄金分割加上对称构图能搞定85%以上的图片,但还是有一些图片让人左右为难。那就干脆把主体充满取景框,排除任何其他物体(简洁到极限)。这就是满框构图原则。
以下是满框构图举例:
满框往往意味着构图只取局部,并不一定要把主体拍全,以便让观众能根据这个局部想象全局。满框是一种极端构图,它能最大限度地突出主题。它的缺点也是它的优点:太满了,主体占据了画面的全部空间,让人感觉堵得慌。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给画面留点空出气,这就是构图时的留白。留多少合适?一般来说留四分之一。这个白留在图片的什么地方?可以是任何位置。留白四分之一原则也要灵活掌握,多一点少一点要看图片具体需要。
如果是留白三分之一,那也就是黄金分割构图法了。
留白也可以走极端,这就是与满框相反的留白构图法:主体只在取景框内占一个小角落,其他地方为大量的空白。留白是一种反向衬托,通过大量空白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非空白处
- 照片角落的主体上。
留白另外一个好处是方便印刷排版,大量的空白可供文字编辑和美工在上面写字。如果你的照片日后要投稿给杂志社出版社,大量留白是必不可少的。
构图留白案例
B,其他构图注意事项
a,寻找有趣的形状
生活场景通常都是乱七八糟的,摄影要做的就是从乱七八糟中找出一些形状来拍,如人形,S形,X形,L形,三角形等。这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找。宏观就是从大场景去找。通常这意味着在一大片景观中取局部。导游就很擅长此点,他们经常会说:看,前面那片山峰很像一个仙女(或猴子)吧?然后接下来就是一段关于此仙女或猴子的美丽传说。摄影就要充分发挥这种宏观想象力,从一堆乱石里找形状。
微观找形状就是要视力好,眼光毒,从几英寸几厘米的小面积上发现有趣的形状。
这通常也是物体或建筑物的局部。所以寻找有趣形状还是意味着追求简洁,不要贪多,这是构图的总原则。
b,前景与背景
前景指照片中位于主体前面、靠近镜头的任何景物。它的作用是增强画面的空间感,提高画面的感染力,也能起到交待拍摄地点(环境)的作用。这一点很重要,它使照片能给读者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好的前景还兼有引导视线的作用,例如利用婉蜒的山路引向村庄,用一排同样的树木引向高塔等。
前景选择的几点建议:1.选择有地方特征的景物作前景; 2.选择框架式前景;3.选择具有对比、比喻和比拟效果的景物作前景。
照片并不是有前景就好。包含还是躲开前景要看你想传达的意思是什么,这个前景是否有利于表达你的意思。要躲开前景很容易,镜头稍微转动,或迈开腿走两步,前景就没了。
请比划一下,以下图片如果去掉前景是否好些?
背景是照片上位于主体四周或后面的景物。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如果说前景还可以躲开,背景是无论如何也躲不开的。极端例子是证件照,为了突出我们脑袋大,它的背景是一块红布。这块红布告诉我们:背景要尽可能简洁。
以下是简洁背景举例:
去旅游很少有人携带一块红布,所以景点拍个留影,人物旁边总会有花草树木什么的。很显然,我们应该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物体作背景,以证到此一游。这个问题将在旅游合影一节中详谈。
c,包围构图(多拍几张)
构图简洁第一重要,但凡事没有绝对,如果全景与局部难以决定,或不能确定是否应该包含某一物体,那就包含与否都拍,回家再仔细分析哪张效果好。反正数码片子不用花钱买胶卷。分析多了就知道以后如何取舍了。
包围构图这个词是我自己发明的,和包围曝光相对应。
包围构图案例1:以下这几张图片都是梅里雪山,拍摄点基本没动,但构图相差很大:有几张拼起来的全景,有包含不同前景的山峰,有不含前景的山峰,有佛塔的特写。总之多角度多焦距都拍,回来再选。
包围构图案例2:
下面四张为同一地点所拍(凤凰沱首风情客栈的二楼阳台)。左起第一张是28mm广角拍的凤凰县石桥和木桥,左起第二张把镜头左移只拍石桥,并和瓦片屋顶形成V字型。这两张都是中午拍的,色调很不好,拍风光忌会正午的阳光。右边两张是阴雨的早上8点所拍,用的Sigma70-300狗头,焦距约150mm,使用了偏振镜消除水面的反光。即便站在高处构图时也不要贪多,要尽量精简,只选取最吸引你的局部。
d,横拍与竖拍
横竖问题也很重要。人是竖的,一般拍肖像应该采用竖构图(合影除外)。风光全景都是大场面,一般应该横构图。但如果你的图片日后要给杂志或出版社用,横拍竖拍就都要兼顾。书籍和杂志都是竖的,采用竖图片比较方便排版。在拍风光时就算这张片子明显只适合横拍,
拍完之后最好加拍一张竖的,为日后杂志的图片编辑提供方便。
构图综述
上面一口气讲了一堆构图原则与方法,每一条都很好理解。但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局限于条条框框没有必要。生产流水线可以快速制造出相机和证件照,但它无法制造称得上艺术的照片来,如果摄影也算是一门艺术的话。
一张照片可能毫无构图法则可言,也可能是好几条构图法的综合。比如下面这三张图片,既可以说它是对称的,也可以说符合黄金分割法则,也符合满框留白原则。
很多摄影大师从根本上就是反对任何构图法则的。本星球最大牌的静物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曾说:“在拍照前请教构图的规律,有点像在散步前请教移动的法则。”有篇美国女摄影师Helen Levitt的评论文章也说: it would be mistaken to suppose that any
of the best photography is come at by intellection; it is, like all
art, essentially the result of an intuitive process, drawing on all
that the artist is rather than on anything he thinks, far less
theorizes about... Goethe wrote it is good to
think, better to look and think, best to look without
thinking.简单翻译如下:人们往往认为最好的摄影作品都是深思熟虑的产物,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摄影杰作和其他艺术作品一样,都是本能和直觉的产物。。。
歌德曾写道:勤于思考很好,边看边思考更好,但最好的是凭直觉看,什么都不想。
大师们各有各的说法,他们之所以成为大师
,就是因为他们与众不同。他们自己玩摄影多年,各种基本构图法早就滥熟于心,他们需要的是突破常规构图,所以才站着说话不腰疼。作为初学者,了解并实践基本的构图法则是必要的。先学会走路才能跑。跑快了说不定你也能成为大师。一切皆有可能。
第四部分的第一部分完,请点击以下链接继续:
风光、建筑、人像等摄影分类技术指导
|